心水高手论坛资料大全最新

梁西军

时间:2023年10月19日 来源: 作者:系统管理员 阅读: 字体: 【

 “我带领的技术团队每攻克一个难题,就填补一项空白、创造一个新纪录、取得一项新成果……这一切都让我们倍感骄傲。”2014年2月11日,梁西军被评为中铁一局年度 “科技标兵”,站在中铁一局双先表彰会先进代表发言席上真诚地说。2006年,作为一名技术员,梁西军加入了中铁一局西安地铁建设大军的队伍,二号线、一号线、三号线,他就像一名跨上战马的士兵,把全部的热忱投注于“战场”,一路披荆斩棘,一路大步奔跑,又像一匹负重前行、永不停歇的骆驼,把所有的精力用于行进,目光坚毅,步履铿锵。
  一路上,梁西军肩扛重担,屡创辉煌,用行动默默地践行着中铁一局“追求卓越是我们的人生品格”的核心价值观,在地铁战线上为国家和社会做出了贡献。

  热忱,一路奔跑不停歇

  “热忱,是一种珍贵的品质,一种重要的力量。”曾经影响美国两任总统及千百万读者的、全世界最早的现代成功学大师和励志书籍作家拿破仑·希尔说过,“培养并发挥热忱的特性,我们就可以对我们所做的每件事情,加上火花和趣味。”
  梁西军对地铁建设充满了热忱。
  西安要修地铁的消息一经传开,生活和工作在这座古城的人们奔走相告。当时尚在中铁一局从事经营开发工作的梁西军,认为这是自己寒窗苦读付诸实践的大好机会,他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,主动向公司请缨去西安即将开工的首条地铁项目——二号线试验段。
  到了项目,准备扑下身子大干一番的梁西军,迎接他的不是“舞台”,而是一盆凉水。自己先前学的、干的都直接与地铁无关,此时的他,就像一名跃上擂台的武术爱好者,想展示一下功夫,却发现自己连最基本的招式都不会。
  怎么办?悲凉之意突然袭上心胸,但只停留了一瞬间,对地铁的热忱刷除了悲凉。热忱是一种意识状态,能够鼓舞及激励一个人对向往的事情采取行动。
  于是,梁西军把自己当作一棵刚刚破土、急需水分的幼苗,使出全身力量向四处伸出求知的“根须”。
  半年内一定要掌握地铁施工技术!他给自己定下了目标。从这天起,他一门心思用在了地铁施工的各项技术上。
  他把工作之外的所有时间都用在了学习上,如饥似渴夜夜攻读,遍阅各类施工图纸,参加所有相关培训……
  因几个技术难题,他几次向项目总工借阅 《盾构施工技术》,总工看他喜欢,就直接把书送给了他。这本书他不知翻阅了多少遍——在书页的空白处,他写满了阅读心得体会——第一遍用蓝色笔做笔记,第二遍用黑色笔,第三遍用红色笔。现在的这本书,已是五彩斑斓,但书中的每一个章节却深深地刻印在了他的脑海中。
  读完教材,梁西军又将学习的“根须”伸向了实践。
  土体改良,是地铁施工的一项关键技术。改良过程中,如果频繁进行数据监测就会大大影响施工速度和安全。如何减少监测频次,确保施工进度呢?梁西军就这一问题主动请教盾构队长,“队长,土体改良是否到位,感官上如何判断?”
  “盾构机闸门退出来的土,像挤出来的牙膏,或者抓在手心,像和好的面团,就说明土体改良得差不多了。”队长回答如醍醐灌顶。就是这样,他用这种方法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。
  项目领导说,“要想成为地铁施工的行家,就必须当一回盾构队队长”。而梁西军却没有干过盾构队队长。在求知的路上,他永不低头。他白天正常工作,晚上抽时间下盾构隧道跟班学习。
  每天晚上,他跟一个施工循环。从盾构始发、掘进、出土、管片安装、同步注浆、二次注浆到盾构接收。整整四个月,梁西军认认真真地把一条隧道的盾构施工完整地跟了下来,掌握了盾构施工的所有环节和工艺。
  梁西军对地铁建设的热忱,已深入到了他的骨髓之中。因热忱而专注,使他在学习、探索地铁施工技术的实践中不止步、不停歇,驱动他出色地完成了地铁二号线、一号线、三号线施工中所担负的各项工作任务。
  中铁一局城轨公司总工程师杨永强回忆说,在西安地铁二号线项目部,我的办公室紧邻着施工技术部,每天都可以看见梁西军从办公室去施工现场,手里总拿着一把钢卷尺,他的踏实、认真、热情、专注让我记忆很深。
  为了节省上下班时间,梁西军和妻子带着2个多月的孩子就在工地附近租了一间民房,到工地走路仅仅10多分钟。但刚刚被提拔为技术部部长的他,深感担子重,压力大、时间紧,于是干脆连近在咫尺的家他也不回了,就直接住在了工地。
  热情是一种状态,如果24小时不断地思考一件事,甚至在睡梦中也念念不忘就到了痴迷的程度。很多次,施工组织、技术交底、材料检验、生产现场,安全质量……都会在梁西军的梦境里出现。
  何意百炼钢,化为绕指柔。2010年,梁西军考取了市政公用工程一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证书,2011年考取了建筑工程一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证书,并参与了陕西省工信厅组织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专项资金项目“西安地铁关键施工技术研究”的研究工作,参与编写了《黄土地层盾构施工工法》和《黄土地层地铁深基坑施工工法》,其中《黄土地层盾构施工工法》获省级工法并被推荐参评国家级工法。他也因此经常受邀到西安、咸阳等院校去授课。
  他个人多次获得中铁一局城轨公司先进个人、“十一五”期间十大优秀科技创新工作先进个人、杰出青年和先进生产者等荣誉称号,并获得陕西省重点工程建设劳动竞赛先进个人,中铁一局“科技标兵”,先后被提升为技术部长、项目总工。现在,他已被任命为中铁一局西安地铁四号线11标段常务副经理,全盘负责项目施工生产。7年前,梁西军还是一个地铁施工的门外汉;7年后,他已然成了地铁施工的行家里手。
  热忱,成就了一名优秀的地铁建设者。

  创新,攀登高峰无止境
  
  地铁施工,最要紧的问题是安全,一是周边建筑物的安全,二是建成运营后的行车安全。
  这都是人命关天的大事。
  西安,属于地裂缝地质灾害区,而且土壤属于稳定性极差的黄土土质。梁西军当时所在的二号线工地正好属于这种地质。
  在繁华城市的地下进行地铁工程施工,安全隐患是“头号天敌”。何况,这一地段要展开的是深基坑暗挖和盾构施工。当时,在黄土地质条件下进行地铁深基坑及盾构施工,在国内尚属首次。
  安全,犹如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,让梁西军他们时刻不敢掉以轻心。
  暗挖施工要下穿加气站,加气站又刚好在地裂缝带上,出入车辆多,沉降控制难度大,极易出现大量涌水涌沙,存在的安全隐患和风险可想而知。
  如何彻底解决这个难题?梁西军和其技术团队马不停蹄地调研了西安地铁所有暗挖施工工地,深入现场和管理人员、协作队伍以及监理人员进行交流,收集各种技术资料,甚至还专门前往北京地铁工地作了调研。最后,在梁西军的主导下,他们大胆提出了在隧道内采取注浆的办法来加固止水的方案,因而彻底解决了施工工程和上部建筑物的安全隐患问题。
  在盾构机下穿的过程中遇到了一片老旧的危房。这些房屋本来是早期的民房,安全设定仅为3层,可一些居民自行加盖到10层。于是梁西军找到相关单位进行鉴定,专家说:“这明显属于危房,即使盾构机不从下边穿过,这房子都会出现问题。”听了之后,梁西军的脑袋首先“蒙”了。
  再难也要解决!梁西军骨子里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儿。他组织成立了技术攻关小组,认真进行调查分析、深入研究,最终形成了《盾构下穿建构筑物专项施工方案》的方案,从而又一次的顺利解决了这一“拦路虎”。
  确保盾构施工安全是地铁施工的重要一环。为此,城轨公司专门成立了 《黄土地层及全断面砂层土压平衡盾构掘进技术研究》科研小组。在小组中,梁西军最为活跃,也最能吃苦。在18个月的研究时间里,他几乎每天都在施工现场,满脑子都是盾构掘进。
  “那段时间,梁西军在工地上总是带着图纸,走到哪儿翻到哪儿,遇到问题就和我们几位技术人员一起研究,他都快到了如痴如癫的地步了。”技术员刘恒宇说。
  经过对掘进参数的不断调整和优化,他们研究出另增加一套泥浆运输系统,以减少盾构机设备磨损的施工方案。该方案确保了盾构机在黄土地质条件下的顺利掘进,给二号线试验段和二号线4标、一号线6标工程的安全、进度、质量提供了技术支持和安全保障,并获得了陕西省土木协会“科技一等奖”。
  创新路上,梁西军从不停歇,一项项的科研课题他“乐”在其中。
  开展《西安地铁黄土地层条件下深基坑及盾构隧道施工关键技术》研究过程中,他深入现场,随时跟踪现场的实施情况。历经了100多次大大小小的试验、200多次会议、60多次方案完善后,终于形成了一套适合于黄土地层的深基坑降水、支护和施工方法,确定了盾构机选型、盾构机设计参数、施工掘进参数以及施工措施。
  按此方案,他们创造了盾构单班掘进14环成洞21米、单日掘进27环成洞40.5米、单月掘进485环成洞727.5米的全国新纪录。这项研究为西安地铁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实践依据,荣获“中施协科技创新二等奖”。
  地铁防水施工在全国都是一个技术难题,西安特有的地裂缝地质灾害使防水施工 “雪上加霜”。这是西安地铁各个施工单位最为头痛的事。
  梁西军的“钻”劲又被激发了,他组织技术员开展《西安地铁工程防水技术》研究,调研、总结、讨论、试验,反反复复,一遍又一遍。
  功夫不负有心人,他们愣是在机器轰鸣、尘土扑面的工地,研究出一套适合西安黄土地层地铁防水的工艺工法,形成了《西安地铁防水工程施工工艺指南》和《西安地铁防水工程参考图》报告。业主看后对此高度认可,在全西安地铁工地广为应用。
  梁西军喜欢钻研在几条地铁线的工地上表现的淋漓尽致。不光是在施工技术上钻研,他还对施工仪器和设备的改良感兴趣。
  2009年3月,梁西军在西安地铁1号线担任项目总工兼技术部部长时,测量员向他反映项目隧道距离长、测量人员少、工作量大等困难。
  他感觉事情蹊跷,“测量人员配备充足啊,怎么还诉苦呢?”于是,他亲自到现场扶尺子、架仪器,查找原因。几次操作后,梁西军发现测量员使用的吊篮、托盘和高程安装板太笨重、安装难度大、速度慢,且精度不高,同时运输车辆进进出出也多次干扰了他们的测量工作。
  他把技术人员召集在一起,让大家各抒己见,提出方案。结合现场情况,他和测量员先画好图纸,再进行实验,经过反复30多次调整,他们设计出了自动导向系统激光站吊篮、地面高程点安装板和平面控制点强制归心托盘三件测量设备。这些设备加工过程简单,不受环境限制,安装使用灵活,性能稳定,简单方便。
  “原来需要5个人完成的工作量,现在3个人就可以轻松地完成了。”测量人员都说这些改进后的仪器更加人性化,且工效、测量精度都比以前高出很多倍。目前,这3项成果已经拿到了国家专利。
  然而,令下属们“气恼”的是,他总是“没事找事”,繁杂的技术工作累得大家骨头都要散架了,而他还要经常自己寻找课题,发动技术员进行攻关。其实,下属们心底里却都是很乐意的。
  梁西军和他的团队一刻不停地在与科技赛跑,与创新共舞。这,就是技术人员的使命。

  追求,不断升华写人生
  
  梁西军最初的理想并不是做一名地铁建设者,而是一名“包工头”。
  生于山村农家的他,贫困曾在他骨髓里刻下了深深的印记,父辈和兄长为挣脱这种命运,纷纷进入建筑工地打工。但一年下来,超强度的体力劳动换不回来应有的报酬,而是满眼的辛酸——工钱全让“包工头”卷走了。这个时候,梁西军就下定决心,将来要读一个建筑类的大学,毕业了当一名“包工头”,带着村里人一起挣钱。
  天降斯人,悲天悯人。理想即定,梁西军凭借他的聪慧和天赋刻苦学习,最终考上了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木系,毕业后又进入了中铁一局工作。不过,工作后的他,没有当上“包工头”,而是先后做了管“包工头”的技术员、总工和项目常务副经理。
  对于梁西军来说,“包工头”和总工、项目常务副经理的不同,只是名头的不同,内涵是一样的,那就是做人要厚道,做事要负责。
  四条地铁线,四个项目部,四种不同的身份,技术员、技术部部长,总工程师、项目常务副经理。梁西军的职位高了,肩上的担子也越来越重了。
  一个地铁项目从开始到完工,大概要编制70个左右的方案,这还不包含更改设计、突发状况等情况下需要增加的针对性方案。此外,还有图纸审核、现场指导、施工组织、质量控制,对外协调……作为项目技术负责人,梁西军整日忙得不可开交。
  白天,他在现场巡查指导,晚上在办公室审资料、评方案,一直到深夜。偶尔放松一下,也是到隔壁技术部询问技术员白天工作中有没有遇到什么问题,遇到的问题有没有解决,解决的怎么样。
  有一点让刚刚接触他的技术人员很是诧异。作为项目总工,他日常工作中时常会过问一些细节问题,比如某批材料的进场时间、某项技术交底的落实情况等,而这些细小问题则是专业工程师或其他技术人员的份内工作。
  刚刚被提拔为西安四号线3标项目总工的侯城回忆,“在西安地铁一号线6标的时候,当时没有双休日,也没有调休。一年365天,梁西军天天到岗,从不缺岗。下班后,他也很少回家,经常一个人在工地值班。白天忙于现场,晚上伏案编写资料,很多工作都是利用晚上和业余时间完成的。从二号线试验段到一号线6标,地铁公司、监理等单位都评价他技术水平高、业务能力强。”
  资料员王引娣很有感触,“梁总即使忙得再晚,哪怕是凌晨3、4点,第二天也会按时起床,参加班前点名。”
  一位哲人说过:高尚、伟大的代价就是责任。
  对企业、对工作,梁西军付出了成倍的责任,但对家人却亏欠的太多。他与妻子结婚,仅仅领了一张结婚证,简单的连个仪式都没有;父亲辞世时,想见儿子最后一面,老人都没能如愿。
  百年大计,质量第一,在梁西军这里得到了最真实的诠释。
  一次,工地进场了一批钢材,批号比较多,按常规都是抽检几个批号的。梁西军正好碰上,他要试验员把这批钢筋所有不同批次的都进行检验,还让试验员把挂在钢材上的批号条保存好,以备追溯,以后照做。试验员嘟囔着嫌弃工作量大,花钱还多。梁西军突然变得严厉起来,“省这么一点儿力,这么一点钱,出了问题怎么办?”
  在他的骨子里,负责与责任就是本职所在!
  暗挖隧道施工中,工序比较多,各工序之间衔接紧密、转换频繁,每一道工序都要相应的质量控制要点。现场管理时,个别技术人员对一些隐蔽工程存在“得过且过”的管控思想。梁西军发现后,义正辞严地提出了批评,“地铁关系到千千万万人的生命安全,在这个岗位上,我们就要对千千万万人负责,我们的工作绝不能骗别人,更不能骗自己!”
  “每一道工序、每一次钢筋焊接、每一对螺栓紧固,我们都要认真检查,留存资料。”
  他要求技术员把当天值班的全部质量控制情况汇总,并亲自审核,针对问题和缺陷提出有效的整改措施和方法。
  “只要是施工中可以避免的误差,就要尽量避免。对不可避免的也要尽量优化,把误差降到最低!”质量控制中,技术员按照规范施工、已经通过监理验收,但梁西军认为还能精益求精的作业环节和工艺,必定要求技术员在下次施工中做得更好一些。
  他管辖的质检工程师更是一丝不苟,每天对施工现场各个作业面进行巡查,每周对存在问题进行汇总归纳,提出整改措施或解决办法,形成《质量周报》,下发给分管领导和作业班组,督促整改落实。
  靠制度管理,才是长效办法!
  西安地铁2号线、1号线开通的日子,梁西军都特意买了车票,轻快地踏上了地铁列车,汇入到高兴的人群里,体验地铁带来的方便和快捷。列车徐徐前进的时刻,看着大家脸上的喜悦和幸福,梁西军感觉自己几年的辛苦没有白费,所有的付出这时才真正得到了收获与回报。
  爱因斯坦说,人只有献身于社会,才能找出那实际上是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。
  面对取得的成绩,梁西军很淡然,“比起父辈繁重的体力劳动,我的工作轻松多了。现在的工资收入家里够用,我就想多做一些,多体现一下自己的价值。对于一个工程建设者来说,人生真正的意义在于给大家提供优质便利的交通,这样才有真正的成就感。”
  日前,梁西军担任项目常务副经理,他将面对征地拆迁、外部干扰、工期紧张、任务繁重等困难,同时还将面对盾构、暗挖下穿大片棚户区和高层房屋及古城墙、护城河、火车站道岔“咽喉区”等技术难题。许多富有经验的行家都不同程度对这个项目的安全风险、困难程度和技术难题表示担心。梁西军虽然也担忧,但不惧怕,他说:“既然公司信任我,把这个任务交给了我,我就会想尽办法完成好这一艰巨任务。”
  夸父逐日,为了心中的梦想,使自己一路不停地奔跑。
  行者无疆,梁西军志存高远,他的脚步也将迈向更加广阔的前方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查看零件检验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给技术员讲解钢筋帮扎

查看钢筋笼帮扎规范

梁西军与工人亲切交谈(左一)

责任编辑: